交易是如何进行的?

这篇2017年发在知乎上,现在觉得还是备份到自己博客比较好。

入职QC当Quant也半年了,总体感觉还是很棒的,项目难度相比以前在Google大一些。但公司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比较囧,还好fqw大大在12月份也准备加入敝司。想了不少东西,但觉得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一些根源性的问题。

而里面最本质的就是:

交易到底要做一些什么?

相信每个交易者都试过面对色彩斑斓的行情不知道该做什么。大部分人也看过各种大V说要怎么看基本面、技术面,看的时候用什么指标,要怎么使用等等。这些固然都有用处,但是当他们互相冲突的时候,就没办法分清楚对错了。

为了解决我们到底要做什么这个问题,先让我们来理清楚交易的输入和输出。

输出我们都很清楚,下单或者什么都不做。

输入的话,就比较五花八门了,但是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这么几种。

  • 市场交易数据
  • 基本面数据
  • 言论观点
  • 交易规则
  • 人生经验等玄学向的先验知识

市场交易数据的本质是市场上所有人下单操作构成的集合。基本面数据就包括很多了,除了来自公司财报与资本运作(定增、可转债等)以外,还包括行业的整体供需数据,利率,经济数据等等。言论除了新闻,论坛以外,还包括研报,整体社会大众的观点等等(巴菲特的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相信做过交易的人都听说过)。交易规则这个对于单做国内市场的人可能没什么感受,但是放到全球会发现怎么好像全世界的交易规则都不一样。人生经验这个东西和每个人的阅历有关系,形式各异,但大致上是一种类比,觉得这个情形和某个见过的情况类似,那么他们可能会有相同的性质。

现在输入输出都清楚了,那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构建一个函数f

[公式]

然后这个函数就是“交易”的本体。

如何作出更好的交易

从上面简单的式子来看,要作出更好的交易,有以下几个方向。

  1. 提高数据的质量和数量
  2. 提高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3. 提高f的计算速度,这样可以抢得一些明显的机会

总的来讲,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易对象的信息,而我们根据这些信息去分析认识这个对象的状态,最后作出判断。由于我们不可能完全获得一个交易对象的信息(我们甚至都没有办法获得自己朋友的所有信息对吧…),所以在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足够的情况下,信息肯定是越多越好的。对,我就是在反驳那句“一切都包含在价格当中”的江湖传言。

尽管如此,我们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并不是无限的,那么这时候人类经常会做的就是抓重点。舍弃部分数据或者将数据模糊地概括是最常见的做法,而这种方法的极端就是不在意短期波动的价值投资和“一切都包含在价格当中”的技术派。一种是极度忽略市场交易数据,另外一种是极度忽略基本面等场外数据。这些信息都是交易对象的重要特征,忽略任何一部分,都是在放弃对交易对象更精确的建模。当然,这两种数据无疑都是影响力很大的,拥有深入分析任何一种的模型,对盈利来讲就够用了。只是这样显然是有些浪费这种信息所能带来的价值了。而用Ensemble Learning组合这些各方面的模型,在Quant里则是非常经典的方法。从这个角度上看,个人觉得机器对这些数据的利用能力早晚会比人类强的,这是大趋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早晚没啥事干了。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大量在线下才能获得信息的。比如说人类可以去股票背后的公司进行调研,查看公司生产销售情况,可以看懂国家规划的大方向等等。这些线下的信息处理要全自动,必须人家来配合,而且收集他们合不合法还不知道呢。

这扯得有点远了,目前机器的能力要谈完全利用数据里的信息还是很有距离的,回到如何作出更好的交易这个话题。对于手工交易,因为人脑有限的数据处理能力,解决方法当然是不断地抓重点。虽然这浪费了很多信息,但是依然是一个相对可靠的做法。比如要预测一天以后的股价,你可能觉得市场交易数据决定了90%的变化,然后你完全抛下剩下的10%。然后市场数据里,最近一年的走势特别决定了90%,于是你决定只看最近一年的价格走势。然后一年下来所有实时交易的数据量太多了,日内的实时走势好像没那么重要,于是你把每天的走势总结成“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格,最低价格”,也就是日K线。有了日k线组合,你发现这像是禅师说的中枢下沿,第二类买点,于是你重仓买入…

显然这每一步都是对信息的“有损压缩”,到最后你看的“第二类买点”,可能对于原来第二天价格的决定性只有 [公式] 。这还是非常理想的90%的情况,万一某个分支选了低于50%决定能力的特征提取方式,感觉和买彩票差不多。

用Quant的方法来做的话,也是一级一级地提特征,但是能同时考虑到所有分支罢了,反正也是一层一层有损压缩,最后一拍脑袋,就压成了预测价格。

对目前形势人工交易的看法就是:我们看那么多书,懂得这么多金融各路东西的道理与联系,最后对自己的交易起影响作用的,就是你自己心里觉得重要的东西罢了。所以抓对重点的能力真的是无比重要。

以上是分析方法的方向,在数据层面上,巴菲特也讲了,只买自己懂的公司。非常直观地阐述了数据的重要性。你有足够的信息,才能相对精确地刻画出描述它的模型。否则你看到的那些东西对公司的将来可能并不是什么具有决定性的东西,用那些信息来买起来大概和玩彩票差不多。

其实通篇下来并没有什么操作上的干货,但这是一个能把我自己看的东西都融进来的框架。哪天市场送一波开始狂妄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自己是哪一点变强,如果没有,那心里就有数了:这完全是天给饭吃罢了。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