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

工作五年了,也算是达到资产收益大于生活开销的目标。至于资产收益的来源,在对冲基金做量化交易,个人交易肯定是要申报审批的,很麻烦。索性放到公司内部的基金里,有什么问题自己动手修好,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管理着自己的资金了。感觉比常规公司那种发股票的还是要更直接一点。当然这个资产收益并不是纯粹被动的,也不是完全保险的。但试问世界上哪里有完全保险的投资呢?世界总是变化着的,也是充满矛盾的。

一些矛盾

投资收益率与资产规模的矛盾。一般而言,同样的策略,资金规模越大,收益率会越少。所以除了一些门槛性的东西,小资金总是比大资金更容易获得高的收益。这里门槛性的东西最经典就是像巴菲特那样把公司买下来,然后从某种程度上推动公司改变经营上的策略。尽管如此,小资金想获得高收益还是容易得多。所以有时候看到知乎上面有些回答拿自己个人交易记录黑管理上百亿的大基金收益率的,还是默默地点下反对,毕竟难度是不对等的。这个基本的规律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投资者的利益和基金的规模本质是对立的。我也不太希望公司的资金规模涨得太快,这样我投在公司的资金收益只会下降。

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的矛盾。给员工越多,公司所能剩下的资金就会越少。分配问题似乎永远没有最优解,不可能让所有人对分配方案都满意。还是要集中精力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把蛋糕做大,让可分配的资源更多才是硬道理。最怕大家都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聚焦到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上。当你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重大贡献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收入就会上来了。

赚钱和发表成果的矛盾。量化交易的研究成果天然需要保密,当做出一些好的,甚至是超前的研究的时候,不但不能发表,甚至在公司内部也要保密。本质上有两点,一是机会就那么多,互相抢的话盈利就下来了,二是因为如果很多人和你用同样的策略,那么别人爆仓的时候会把你也炸了,这是十分危险的。不过商业机密这种东西,别的行业也多多少少有吧。好处也是有的,研究成果通常可以直接转换成公司的盈利,转换成自己的奖金。简单来说就是闷声发财,也只能闷声发财。这也是这几年都没怎么写博客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你每天思考的东西,大多是不能跟别人交流的,有时候也是有点尴尬的。

一些习惯

我希望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来描述我的想法。做研究本来就复杂,如果不能用简单的方式直指出最核心的东西,交流起来很容易出现困难。跟父母沟通的时候也是如此,在对方不是特别了解相关内容的情况下,如何清晰地将想法传递给对方,还是很有讲究的。个人特别不喜欢一些晦涩的术语,因为感觉说出来又不带解释的话,就有点说的话本来就没想让别人听明白的感觉。

观点尽可能地客观,稳定。观点应该是这样的:观点=f(信息),而不是:观点=f(信息, 情绪)。新的信息一般来说是没那么多的,如果一个人频繁地变换观点,那他的观点通常是情绪推动的,大概率并不客观。当我察觉自己的观点发生转变的时候,就会慎重地重新审视一遍“信息”有没有大的变化。如果没有,那就说明很可能是情绪推动着我观点的转变,这在投资里是很危险的。又比如这次新冠疫情前后,很多人的观点从“欧美什么都牛”转变成“中国什么都牛”,但其实很多领域并没有那么大的变化。抗疫中国做得最好是毫无疑问的,这值得骄傲,但是如果演变成傲慢,对国家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

聚焦到最重要的事情上面。之前博客挂在Linode上经常要升级服务器系统、php、数据库之类的,现在搬到wp engine上,就是纯粹托管一个wordpress就行了,没必要一直折腾这些不重要的东西。生活上也是,只要是能有效节省时间精力的产品/服务,付出一些额外的开销也是可以接受的。以前喜欢在很多的事情上亲力亲为,现在还是倾向于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明白自己最核心的价值并聚焦在上面才是提高产出最重要的事情。之前有一些自己一手建立的项目,后来是让别人去管理维护了。一开始觉得有些怪怪的,后来觉得那些事情是我的同事也能做的,而我现在主要的工作算是别的同事不太能接手的,聚焦在这上面也没什么不好的。

虽然还有很多可以说的,但是就写到这里吧,是时候饮茶了。

从Google到Quadrature Capital

发生了什么

本马甲从浙大CS本科毕业之后,在Google伦敦干Software Engineer一年多,跳槽到了一家在伦敦名为Quadrature Capital的对冲基金做Quant Developer。

无论未来怎么样,这都是一个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从互联网到金融;从大公司到小公司;从旁敲侧击,到直面自己的理想。

理想

首先必须明确我的理想是开对冲基金。

做这件事的原因是要帮助那些信任我的小伙伴们获得财务自由,能去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能多一些时间分给亲朋好友。见过了太多太多的朋友把闲钱放在活期账户里,吃着活期利息。虽然财务自由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大致就是资本收益要能覆盖日常的支出。那么最简单地说:

资本收益=资本\times 收益率

因为不可能在资本上帮,那只能从收益率上帮了。

自己发大财当然好,然而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才是真男人吧!

种子

大概是大四的期间经历了那波大牛市,开始萌生了做对冲基金的想法。那时候每周在学校去听老李讲股票,讲A股背后的各种资本运作,基本面,技术面,如何估值等等,自己也操作了一段时间股票。后来见到股灾又去开了股指期货,自己看各种材料想了很多,也学了不少。

家庭是金融背景,加上我自身的技术背景,怎么看做Quant都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方向。另外看了一下本站里自己写的博客,这两个方向也特别明显。这么说吧,我大概是搞技术的里面比较懂金融的,搞金融的里面比较懂技术的。虽然中间也对各类互联网商业模式有了自己的思考,但很多时候是以服务于投资的心态去了解的。所以对冲基金这个方向也就可以理解了吧。

继续阅读“从Google到Quadrature Capital”

在Google工作半年多的一些感想

算是一些要对自己说,让自己记住的话和人生经验吧。如果碰巧能启发到其他人,那就太好了。

每个时刻都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并有效执行

恰逢前阵子TI6护国神翼夺冠,看到知乎上有人回答,在dota界极少有整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并贯彻执行的。而神翼是5个人都很清楚要干什么。就像大酒神伍声视频里总是强调,打dota路人就是要每时每刻想着单位时间里收益最大的动作是什么。在为梦想拼搏的时候,也是如此。生活可以过得写意一些,但至少工作时间里,需要做到这一点。曾经有人说我目的性太强。但正是这样,才让我走到今日。恰恰相反,我不是目的性太强,而是还不够强,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每次只干一件事

专注非常有好处,这可能分人。就我自己而言,即使面对multi-tasking的情形,事情也是要一件一件来处理,把所有东西都打开对我自身效率的提升毫无用处。我想如何处理multi-tasking,CPU调度方式已经给了我们答案。Round-robin scheduling + priority。

生活节奏不能乱

该睡觉就睡觉,该吃饭就吃饭,该干活干活,该看书看书,该玩就玩。再也不像学生时代那样可以随便乱来了。因为如果工作了还保持这样,很可能一辈子就是这样了。Life is not a sprint, it is a marathon。仰望星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你仰望的星空,也许在你实力增长以后,就不再是你要的星空了。但脚踏实地带来的提升,会永远保留着。这一点上很佩服一些女孩子XD。

努力一定会有提高

这一点其实以前大学搞竞赛的时候就已经深刻体会到了。第二年打world finals和第一年打的时候比完全是处于两个境界。犹记得第一年训练结果忽好忽还,后来我甚至对训练的效果产生了质疑。我还对搞学长说:『训练根本就没有什么用,该会的知识都已经会了,那都是智商题,临场想得出来就想得出来,想不出来就想不出来,就这样了。』后来一年练多了以后才明白那种忽好忽坏,其实就是菜。理解还不够深刻,手还不够熟练。当思维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解法和灵感就自然来了。

所谓的创新,也不过是把相似的东西联系结合起来罢了。人的联想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当我们面对很难的问题的时候,如果你的记忆里储备的相关内容不够多,是不可能把他们联系结合起来的。除了要提升自己知识储备的量以外,对学习到的内容加深理解也是很重要的。所谓加深理解,就是提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因为最终你能联想到相关的东西,一定是因为一些共同的本质特征。如果你事先提取好这些特征放在脑子里(做法就是平常对遇到的事物多思考),那么联想起来就容易很多了。人类的思考模式有点像广度优先搜索,遇到问题,先找最相关的一堆东西,不能解决再找次相关的一堆东西。这里简单想一下就会知道这个『相关事物的量』相对于从问题到要找的东西的距离是指数级的。所以你平常不思考做好索引,搜索起来肯定就慢得要死了…还很可能超出你能搜的能力极限,反映到实际就是,你搞不定这个问题了。

分析了这么多,就是要印证这个标题:努力一定会有提高的。能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但一定可以比原来强。

适当展示自己

这一项的目的不是为了show off,而是为了调节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有些牛人确实很低调,那是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周围人改变对他的期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觉得之前在依图那边听来的一句话非常正确,大意是: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他做的事情决定的。

如果你做的东西都是打杂,那成长的速度是很慢的。

而对于我们刚出来社会工作的new graduate来说,在大公司被boss拿去打杂是十有八九的。要去做重要的有难度的事情,就必须要秀你自己的能力。万事开头难,当你抓住机会表现了一两次以后,别人对你的期望就会得到改变。这时候拿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活就不要再表现得那么强势了,不然最后不能meet老板的期望就适得其反了。

强者的谦虚才是真的谦虚。当在别人的期望里还是个弱者的时候,再谦虚就没人会注意了。记得大酒神打dota1 solo大赛的时候杀完对面的鸡打的那一句:对不起,这场比赛我要赢。人都是需要机会来证明自己的。当你被推到那个舞台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变强了。

不过呢,这一点在比较小的创业公司就没有这个问题,反正事情都干不完,you can you up…

就像@Lpuck跟我说的:你玩宠物小精灵的时候,一个怪也就是一开始厉害一点,后面你一直用,他升级飞快,就很厉害了。展示自己,做的就是让自己“看起来厉害一点”。

坚持自己的想法

别人的意见要看,但是不要随便就接纳。犹记得刚进来的时候,随便一个提交都好多comments。然后当时比较naive,觉得他们说得有一点道理的都照着改。结果一会儿你把这次的经验用到下一个提交上面的时候,又有一个另外的人来说,你这里不应该这样…然后我就意识到其实这群比我senior的人之间其实都不能统一意见。在那之后,如果不是我想过非常有道理的意见,基本都坚持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外界的意见是不可能保持自洽的,能自洽的只有你自己的体系。但是当外界对某件事形成一个统一的想法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思考其原因。虽然这种意见不一定对,但即使是错的,也值得积累下来的。这样在你带领别人的那一天,就能快速理解别人的动机并指正。

My Way

从今年7月ICPC final回来以后,我一直都在思考人生。但是到现在还是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写这篇东西首要目的是理清自己的思路,次要目的是希望有人能对我的误区进行指正,最后希望我的思考可以对同样在迷茫的小伙伴有一点启发吧。

在这个过程中,我大概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一、在阿里A部门实习

这前面还有个故事,当初ICPC final前投实习的时候,只投了阿里和Google上海,想着怎么也挂不了。但是没想到Google投得太晚了,一面以后HR似乎去旅游了,一个月以后告诉我一面feedback不错,但是我们快招满了blabla,校招的时候直接来,这一面就当成校招的电面了。于是乎就去了阿里实习了。

然而实习阶段又分成两半。

前一半在用Java写网站后端。这部分的心理感受大致是这样的吧:

  • 做的事情单调重复、琐碎
  • 同事CS基础根本没有,就像语言速成班出来的一样,几乎是以排斥的态度对待没见过的技术/工具
  • 文档根本没有,接口用起来各种不清不楚
  • 没有给新人足够的上手资料
  • 我并不想融入到这里面,真真切切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里面有很多事情导致了我的这个想法,但这里并不想谈,总之一段心里大多是相对比较negative的想法。

二、在阿里B部门实习

至于为什么转了部门,主要是中间8月初有一个转正面试,而这个时候我已经过了Google HC。于是就直接对HR说,HR review的时候看了我的简历,把我介绍给了另外一个主管见面。结果就有了这次转部门。说实话我心里是很感谢这位HR的。

后一半在北京的一个算法部门,主管是从Google回到阿里的。这一段还是有点意思的,从同事给的资料以及和同事的交流中学习了不少机器学习的东西。中间和乐其的学姐交流过一下。在这一段,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期8月初开了个A股的户,开始玩起了股票。当时在想的主要有这么几个事情:

  • 创业要趁早
  • 炒股盈利经实践真的靠谱
  • 到Google工作一下,然后回来创业
  • 要做什么没想好,但是做什么都比打工好
  • 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不是我是想要的
  • 做什么方向随意,关键是和什么人在一起

三、校招期间

当时觉得Google、Facebook进其中一间应该不成问题,于是就没有投别的了。因为同是大公司的话,其它的就没有什么可比性的样子。这段期间也见识了各公司HR的人肉水平,总是有各种奇怪的电话打来。

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和依图。

华为是杭研所的所长和HR总裁把我拉到曲院风荷吃了顿饭。说了一通什么人不就是为了钱和面子,你列出到Google能获得什么东西,我们都提供给你。要是愿意还可以给你带一个团队。刚开始觉得带团队还是有点吸引力的,但是一细想到阿里A部门的实习经历,带的估计也只能是那种人。就再无念想了。

依图是我到现在都纠结的一个点。和他们谈了很多次。毋庸置疑,他们几个leader很有水平,理念也很对我胃口,对方也很能坚持。而我也已经认同了这家公司。更主要的是,和我见过的别的创业团队完全不一样。谈了很多,这里还是把一些主要的想法列一下,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想清楚吧。

成功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真的想了很久。想起了《人性的弱点》中的一句话,人做事的动机有两点:性冲动和渴望伟大。虽然这个翻译看上去就很拙劣。但是我同意想装X是人做事的一个很主要的动机。Google的”Do Cool Thing That Matter”就是对这个观点很好的诠释。所以说其实“获得很多人的认同”这一点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但是他们也问我了,如果你有10个优点,另外一个人每天膜拜你最不以为意的一个。你什么感觉?我想了想只能回答是翔一样的感觉。

所以说单单是认同这一点,似乎确实是说不过去。那么再想深一层,这里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无非是因为觉得对方不理解你。而这种感觉造成了对对方的不认同,于是要修正一下的话,我想要的可能就是得到“我认同的人”的“认同”。

这里又涉及另外一个问题:我认同哪些人?实际上这个答案还是相对好找的,你羡慕哪些人,想成为哪些人,那就是答案吧。

但是仔细一想,这个目标是会变的。以前中学觉得拿NOI金牌保送清华好厉害。后来觉得CF TC的红人好厉害,再到后面觉得World Finals拿牌好厉害,结果是虽然没拿到,但感觉拿到的确实比我厉害,但也不是那么羡慕了。然后是还没开始找工作的时候觉得去Google、Facebook的挺厉害,后来发现好像不是太厉害的一些人也去Google、Facebook了,自己也一下子拿到了offer,于是又感觉so so了。反正现在我觉得像依图一样开一家有逼格的公司然后不断做大做强的人都挺厉害的……

至于赚钱,是必须的,但不是目的。

我觉得成功就是获得了“我认同的人”的“认同”,而不一定是达成了特定的目的。

去G社有什么好?

我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在G社待着超过两年。毫无疑问,在美国G社的生活是相对安逸的。然而这显然不是我所追求的。那么如果说开公司就是我下一步的目的,那么我所做的就应当为自己的目标服务。站在这个层面上看,去G社最大的好处是平台更大,更容易从Top-Down的角度去看,但是底下的东西就完全没有实践的机会。所以抽象来看,获得的可能就是一个视角。

images

然而回顾我的经历,我就不是一个喜欢从Top到Down的人。如果从数据结构的树上来看,我喜欢的是从若干叶子开始,享受那种不同的小树根并在一起融会贯通的感觉。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方式形成的树长成什么形状,是不定的。而Top-Down的话,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你用状态压缩的动态规划写过Minimum Steiner Tree的话,就会觉得这真的很形象。XD

是不是要那么着急地开始,在G社先玩玩也挺好的?

这一点是我最犹豫的,因为说不定会在G社获得什么。但是回想起在阿里实习我自己那个状态,抱着“将来不会留在这里”的心态干活的那个状态,我想想心里有点虚。那么对比实习有什么不一样呢?我觉得一是周围人可能水平都高了,二是技术氛围更好一点。但能获得什么我真没有底。

而在依图,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看到一家算是靠谱的公司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而我自己还能在里面做一些实操的尝试,用很低的成本去试错。

至于要不要这么着急,我还是怀有疑问的。我觉得去G社大概就相当于旅游,增长见识,而practice的机会就很难有了。

我想要获得什么?

因为家庭以及ICPC的原因,在我的观点里面,要成事,团队的技术、管理和组成、对大环境的大局观都很重要。那么我学的很明确,就是技术的架构和细节,人力管理,看人的能力和对大环境的了解。为什么我没有现在开始自己创业,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这些能力还没有达到。需要找一个试错成本比较低的地方。

如果拒绝G社,怎么面对别人的看法?

实际上我从来不在意自己是不是一个某些衡量标准下优秀的人,但我觉得我自己必须是一个特别的人。Do something cool that matter. It is absolutely irony!正因为G社的这句话,我有可能不去G社了。

最坏情况是什么?

依图挂了。我开始自己干。这几年就相当于上课了。问自己一句:怕吗?答案自然是一点也不怕。

四、结论

开始工作前去北美旅游,感受一下。

要么我了了自己的玩心,要么我发现了什么值得去看的东西。